当前我国工业企业所排出的污水种类众多,污水总量很大,而氨氮污水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份。我国总的氨氮年排放量约264万吨。大量的氨氮排放不仅严重污染环境,而且造成巨大资源浪费。低成本的氨氮污水处理技术及装备,为国家氨氮污染物的减排提供技术支持。
氨氮污水的处理技术大致分为两大类:一类是生化处理技术;另一类是物理化学处理技术。
生化处理技术
生化法是利用好氧菌及厌氧菌的硝化和反硝化过程,将污水中的氨氮转化为辅硝酸盐,然后转化为氨气,实现污水的达标排放。生化法能彻底脱除污水中的氨,并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,能耗较物理化学法低。但由于生物所能承受氨氮的浓度较低,一般生物处理氨氮浓度不能超过200PPM,如果污水中的氨氮浓度高于200PPM,而低于1000PPM时则通常需要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和生化法相结合的工艺,即采用物理化学法先除去污水中部分氨,然后再采用生化法将氨氮彻底去除到排放标准。如果污水中氨氮浓度高于1000PPM,例如几千PPM,甚至达到数万PPM,则主要采用物化法,首先将污水中的氨氮降至15PPM以下(国家一级排放标准),甚至更低,然后采用生化方法处理其他污染物,如COD等。
1、生化法
生化处理技术是目前 制药废水广泛采用的处理技术。由于制药废水中有有机物浓度很高,所以一般需要用厌氧和好氧相结合的方法才能取得好的处理效果。
1.1 厌氧生物处理
国内处理高浓度有机制药废水以厌氧法为主,但单独使用出水COD仍高,一般要再进行后处理,即好氧生物处理,优点是可直接处理高浓度有机制药废水,不用稀释,节能,产甲烷可回收利用,剩余污泥量少。
1.2 好氧生物处理
进行好氧处理时一般需要对原水进行稀释,因此动力消耗大,并且废水可生化性差,所以一般之前要进行预处理。